今年的金融市場與2015年真的很像,包括非美世界負利率政策啟動、人民幣大貶加上不怎麼鴿派的聯準會(Fed)。不過與2015年不同的是,今年為止還沒有出現像樣的股災,原因可能是自2018年以來大小股災相繼出現,能量已有正常釋放,相較2013年之後到2015年8月前,股市中重大跌幅事件比較少一些的關係。
進入7月,時序已進入下半年。上半年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雖然屢創新高,但全球經濟成長前景日趨疲軟的跡象也開始顯現。G20峰會後雖然美中貿易戰再度進入停火狀態,但是雙方的角力和摩擦並未真正結束,後續演變仍有待觀察。除了中國外,美國和其他國家(例如歐洲、印度)間的貿易戰陰影也還揮之不去,這兩天川普又再宣稱美國應對中國、歐洲操控匯率的作為予以還擊,也讓貨幣戰的烏雲籠罩而來。在經濟衰退風險已經上升的此刻,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最新下半年度展望針對股票與債券投資,以及近來熱門的降息與殖利率曲線倒掛(反轉)議題,提供了相關解讀與建議,提供各位朋友參考。
路透社(Reuters)昨天(6/20)的報導指出,南非正面臨高失業率、經濟萎縮、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深陷貿易戰泥沼、政府赤字嚴重等多重問題,致使其貨幣及主權債均面臨危機。美銀美林(BofA Merrill Lynch)分析師David Hauner認為,南非幣(蘭特)是目前被做空程度最高的新興市場貨幣;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則預計,到年底蘭特兌美元將跌至15.4,明年中預計跌至16。
今年6月經濟學家將紀念金融海嘯結束10週年,但是投資人預估下一次危機的焦慮感只是有增無減。過去12個月裡,在美國股市歷經創新高與反彈回升的這段期間,從股票型基金與ETF中撤出的資金比流入的資金多出約1,000億美元,投資人的實際行動可嗅出濃濃的不安全感。
事實上,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資料,77%的經濟學家預計2021年底將出現衰退,美國企業獲利以及海外經濟成長將趨緩。不過投資人往往忽略了,並非所有的衰退都會引發市場崩盤。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David Kelly指出,過去兩次的嚴重衰退讓投資人不得不作最壞打算,預設熊市到來時面對的將是一隻兇猛強壯的灰熊,但是別忘了,來的也有可能只是一隻無尾熊。
今年以來股市漲幅顯著,但資金卻大幅撤出股票基金,轉投債券基金。從Refinitiv最新資金流動統計,可以看出兩者差距究竟有多少;以及今年最受歡迎的新興市場基金中,吸金能力最強的前三名基金分別是誰?而吸金能力僅次於新興市場基金的另外兩類基金又是什麼?年初迄今,美國股票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又分別如何呢?
昨天才剛提及土耳其政府正以「全境封鎖、堅壁清野」的強硬手段進行里拉保衛戰(點此了解),昨晚(3/27)土耳其股市就出現罕見崩盤行情,盤中跌幅一度逼近7%(圖一),最終是以5.67%的跌幅坐收,為2016年7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美國追蹤土國股市的iShares MSCI Turkey ETF(TUR)更下跌了7.7%。以今早收盤來看,這種跌幅在全球股市中,只有政局混亂的委內瑞拉堪可比擬。
新年才剛開始,蘋果(Apple, Inc.)就給市場丟下一顆震撼彈。上週三(1/2)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給投資人的公開信中,宣布下修今年第一季(也就是2018年10月至12月的營收)財測目標至840億美元,原本預估的財測目標為890億美元~930億美元,等同下修了至少5%以上,雖然毛利率大致不變維持在38%(原本上看38.5%),但此次調降財測為該公司16年來首見,且調降幅度不小,致使蘋果股價大走山,上週五(1/4)更一度大跌10%,雖然美國股市上週最終反彈收場,但蘋果週線仍收跌6%左右。至此,蘋果股價較10月份歷史高點下跌了36%之多,已符合墜入熊市的定義。
上週四(12/20)聯準會(Fed)決議繼續升息後,美國股市跌勢不止,讓川普(Donald Trump)氣到想要把自己欽點的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拔掉,雖然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積極澄清並無此事,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絕對是川普的內心話,只不過礙於法令,以及若真拔掉鮑威爾對現在股市將造成更大災難,所以多半也只是先喊喊罷了。
不過在這「升息之亂」後,有哪些值得投資人關注的跡象呢?
上週五(12/14)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全面收跌(圖一),均從高點回檔超過10%同步進入「修正」,為2016年3月以來首見;而根據彭博社(Bloomberg)資訊,標普500指數(S&P500)過半成份股已從高點回檔20%以上,宣告「入熊」,包括能源、原物料、金融等三大類股也都「入熊」,可說一片悽慘。美股已有跛腳景況下,錢當然會流動,而新興市場似乎已重新成為眾人注目焦點。
上週的市場分析曾經跟各位提過,由於股市三大結構指標(指數中股價創新低的個股數量、指數中上漲家數與下跌家數的差額,與指數中上漲量能與下跌量能的差額)持續改善,加上澳幣沒有隨著原物料價格破底,風險性資產仍有一些契機,無需等到最後一刻中美貿易戰暫時休戰的利多出現。隨著本週開始全球各類風險性資產因上述利多紛紛大漲,這時才考慮搶進的投資朋友仍必須小心遭致套牢賣壓的襲擊。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20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