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晚間(11/12)道瓊工業指數(DJI)大跌600點,費城半導體指數(SOX)重挫逾4%,儘管跌幅相當驚人,不過以本站的觀點而言,這只是鋸齒狀整理的一部分,並不令人意外。本站曾經提過,對於跌破年線的股市,本來就不應有「V型反轉」的錯誤期待,若是真的出現,反而要擔心主力拉高後再出貨的情形,現階段美國股市在年線附近整理的狀況,若持續個一季也不為過。
上週三(11/7)美國期中選舉結果出爐後,民主黨如預期重執眾議院,制衡川普(Donald Trump)的契機浮現,貿易戰烽火進一步擴大的可能性降低,加上美元出現走弱的態勢,使得新興市場股市及貨幣一度走揚,不過如上週五(11/9)本站市場分析所述,FOMC會後中立偏鷹的聲明,暗示聯準會(Fed)緊縮升息腳步並不會暫緩,市場又回頭做多美元,最終美元指數ETF(UUP)週線收紅,新興市場貨幣指數ETF(CEW)週線轉而收黑。
雖說美國期中選舉大致符合預期,也就是共和黨持續主導參議院,而民主黨奪回眾議院的主導權(最新開票結果請點此)。不過,根據富比世(Forbes)自由撰稿人Kenneth Rapoza的說法,即便眾議院變天或許也無法改變貿易戰的狀況,也就是說無法改善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目前對中國在貿易議題上的態度。今日亞洲午盤,一度出現漲勢的上證指數與港股、國企股等因此回吐漲幅。
上週是美國期中選舉前最後一週,上週五(11/2)美國股市雖然最終收低,但週線仍處收紅:標普500指數(S&P500)上週累計上漲2.42%、道瓊工業指數(DJIA)累計上漲2.35%、那斯達克指數(Nasdaq)累計上漲2.65%,先前跌幅最大的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和道瓊運輸指數(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也分別累計上漲了4.32%和4.02%。
儘管美國股市上週週線已見回穩,但標普500指數(S&P500)和道瓊工業指數(DJIA)本月還是累計下跌超過4%,那斯達克指數(Nasdaq)本月更已累計下跌7%以上。有「技術分析教父」之稱的Altaira Capital Partners首席技術分析師Ralph Acampora,上週四(10/18)接受CNBC訪問時表示,未來股市還可能見到更多「戲劇化」的拋售,不排除出現跌幅近10%的重挫。他認為目前市場上有太多值得擔憂的懸念,例如美、中之間尚未見到曙光的貿易戰—雖然川普(Donald Trump)和習近平傳出可能於11月底的G20峰會中晤談,但是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日前仍稱中方尚未回應美方在貿易及相關談判方面的要求,雙方關係依舊處於僵局。
除了貿易戰外,如同10/15本站文章所述,影響美股未來走勢的還有「升息」及「美國期中選舉」兩大議題。升息對美國經濟的潛在不利影響,近一個月來已有許多專業投資機構陸續發表意見,川普也毫不客氣地砲轟多次,但目前看來聯準會(Fed)似乎並未改變繼續緊縮的決心,暫時也只能觀望後續發展。
相較之下,對市場馬上會有影響的變數,就是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了。
上週美國股市重挫,波及亞洲股市,包括香港、日本、中國乃至台灣股市均下跌3%到6%之多,為「10月動盪」寫下一個新例。
對於上週全球股市暴跌的原因,市場上有各種解釋,其中聲量最大的就是由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領銜砲轟的「聯準會(Fed)升息」因素。
儘管美國股市週四(10/11)收盤表現疲弱,但週五亞洲盤與歐洲盤股市已見回神反彈,道瓊期指截至歐洲盤仍呈現漲勢,這些表現皆符合本站預期,無故緊張只會出現胡亂殺低的行為,儘管反彈之後就此走高與否仍待確認。
本站提過,今年以來「萬般拉抬只為出」的概念在年底之前還是會被法人奉為圭臬,這種環境已經不適合長線投資人與定期定額投資人重倉加碼,只能跑跑短線賺賺價差。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嘴砲失效的除了藥價,還有油價。
日前美國要求其他國家,從11月4日起,停止購買伊朗原油,意圖使伊朗出口量「歸零」。但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發佈報告指出,認為未來六個月內,布蘭特原油價格將達到每桶85美元,也可能往90美元上漲。主要原因是11月初美國制裁伊朗生效之後,可能帶來石油供應減少高於預期。
週一(9/17)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式宣佈對2,0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美國長天期公債殖利率便開始大幅上揚突破3%關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9/19收盤已將近3.08%,是今年5月以來新高;根據Tradeweb資料,若10年期美債殖利率突破3.109%,將刷新七年以來新高紀錄。
美債殖利率攀高,部分原因或許是預期美國對2000億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後,接下來幾週中國將會推出刺激經濟計劃因應,進而為全球再注入一波溫和的通膨力道。不過,攀高的美債殖利率是不是還潛藏其他意義?
打壓藥價是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政見之一,也的確在當選之後「頻頻」以嘴砲打壓藥價,然而外界認為實際做法與策略太過空泛,無法改變美國製藥行業已呈現高度壟斷的形勢。華爾街分析師Ronny Gal今年5月甚至對川普的作法做出評論:「這對製藥廠來說,是令人振奮的消息,川普演說完全沒有引發生技類股投資人擔憂的成份,總統強調以市場機制解決問題,並未規定求藥廠不得調高售價,甚至支持藥商推升國際定價,以此推論,製藥類股有望觸底。」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9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 | 法律顧問:顏鳳君律師事務所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