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中美貿易談判出現的急轉直下變化,想必讓不少人都嚇了一跳,本站也陸續分享多則關於此事的分析或報導(請參考最下方推薦閱讀),希望能幫助大家快速掌握一些重點。目前看來,美中貿易談判暫時陷於膠著,下次談判搞不好要拖到6月底大阪G20峰會上兩國領導人碰面時才會進行。川普(Donald Trump)先出拳對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調高關稅至25%後,更進一步放話要北京在一個月內達成協議,否則將對其餘3250億美元未受關稅打擊的中國商品繼續調高關稅,而中國也已揚言反擊,這場衝突將怎麼演變、中國將怎麼接招,勢必成為未來數週市場關注焦點。
今年6月經濟學家將紀念金融海嘯結束10週年,但是投資人預估下一次危機的焦慮感只是有增無減。過去12個月裡,在美國股市歷經創新高與反彈回升的這段期間,從股票型基金與ETF中撤出的資金比流入的資金多出約1,000億美元,投資人的實際行動可嗅出濃濃的不安全感。
事實上,根據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的資料,77%的經濟學家預計2021年底將出現衰退,美國企業獲利以及海外經濟成長將趨緩。不過投資人往往忽略了,並非所有的衰退都會引發市場崩盤。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orga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分析師David Kelly指出,過去兩次的嚴重衰退讓投資人不得不作最壞打算,預設熊市到來時面對的將是一隻兇猛強壯的灰熊,但是別忘了,來的也有可能只是一隻無尾熊。
今年以來股市漲幅顯著,但資金卻大幅撤出股票基金,轉投債券基金。從Refinitiv最新資金流動統計,可以看出兩者差距究竟有多少;以及今年最受歡迎的新興市場基金中,吸金能力最強的前三名基金分別是誰?而吸金能力僅次於新興市場基金的另外兩類基金又是什麼?年初迄今,美國股票基金和新興市場基金的平均報酬率又分別如何呢?
週五(3/22)美國3個月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首次出現倒掛(或稱反轉),亦即短天期公債殖利率高於長天期公債殖利率,是2007年以來首見。由於殖利率曲線倒掛被視為經濟衰退的一項預測指標,而且3個月期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的利差被聯準會(Fed)認為是判斷衰退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因此引發市場擔憂情緒,美國股市三大指數週五均收跌。
前天(3/1)因2月份美國ISM製造業指數增速減緩,降至2016年11月以來低點,加上中國官方公佈的2月份PMI製造業指數為49.2,較1月下降且連續三個月位於產業榮枯分界線50的下方,是2016年3月以來最低,經濟動能減緩影響能源需求的擔憂又浮現,致使4月西德州原油期貨(NYMEX WTI)和5月布蘭特原油期貨(ICE Brent)價格略走低至每桶56及65美元左右,不過仍無損今年以來油價走強的亮眼態勢。根據道瓊斯市場數據(Dow Jones Market Data)統計,元月初迄2/27期間,西德州與布蘭特原油價格累計上漲約23.5%,是1984年以來同期間表現最佳;西德州原油更在2/28創下三個月以來最高價格。
今天起為期四天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obile World Congress 2019)在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美國財經網站TheStreet列舉了七項投資人應該關注的觀察重點,本站彙整了MWC 2019最新資訊與這七項重點的節錄,分享給各位朋友參考。
前日(2/15)美國股市因為美中貿易戰傳出正面消息上漲,自2017年11月初以來,道瓊工業指數(DJIA)首次出現連續八週上漲,那斯達克指數(Nasdaq)也是連續第八週上漲,標普500指數(S&P500)則是在八週內有七週上漲。事實上,今年以來美股表現良好,上述三大指數與羅素2000指數(RUT)迄今均有逼近或超越兩位數的漲幅,除了因為美國經濟表現仍佳、企業獲利仍維持正值等基本面因素外,以下六點也是支持美股動能不墜的因素。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9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 | 法律顧問:顏鳳君律師事務所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