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進入美國股市的財報季,打頭陣的銀行股雖然有部分第四季營收不如預期,但普遍獲利(EPS)不錯。儘管美國政府部分關門,但是聯準會(Fed)的景氣狀況褐皮書仍如期發佈,當中提到12月至1月初,雖然對經濟前景樂觀情緒降溫,但三分之二的聯邦儲備銀行區域內的經濟仍溫和增長,只是增速出現疲軟跡象。
本週美國股市三大指數表現尚佳,前日(1/15)標普500指數(S&P500)更站上2600這個關鍵阻力點位,昨日收盤三大指數也保持上漲,似乎暫時擺脫12月底那陣陰霾,不過有華爾街分析師認為此波反彈即將暫時中止,接下來必須小心再次走跌。
上週四(12/20)聯準會(Fed)決議繼續升息後,美國股市跌勢不止,讓川普(Donald Trump)氣到想要把自己欽點的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拔掉,雖然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積極澄清並無此事,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絕對是川普的內心話,只不過礙於法令,以及若真拔掉鮑威爾對現在股市將造成更大災難,所以多半也只是先喊喊罷了。
不過在這「升息之亂」後,有哪些值得投資人關注的跡象呢?
上週五(12/14)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全面收跌(圖一),均從高點回檔超過10%同步進入「修正」,為2016年3月以來首見;而根據彭博社(Bloomberg)資訊,標普500指數(S&P500)過半成份股已從高點回檔20%以上,宣告「入熊」,包括能源、原物料、金融等三大類股也都「入熊」,可說一片悽慘。美股已有跛腳景況下,錢當然會流動,而新興市場似乎已重新成為眾人注目焦點。
美國股市又過了令人膽顫心驚的一週。上週美股三大指數累計下跌均接近5%,標普500指數(S&P500)創下今年三月以來最大單周跌幅,市場看法多半歸咎於兩大因素:首先是美中貿易戰烏雲又起,雖然雙方才剛達成90天休兵協議進入談判階段,但美方指派的談判代表是鷹派立場的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而川普(Donald Trump)也發揮嘴砲功力,在推文中自稱「關稅人」並強調若談判結果不佳仍將調高關稅,加上此敏感時機又傳出華為財務長暨創始人女兒在美國要求下於加拿大被羈捕,讓人很難不多做聯想,也對接下來貿易戰的走向更添憂慮。其次是新公佈的11月份就業數據不佳,非農就業新增人數15.5萬遠不如預期(19.8萬)與前值(25萬),雖然失業率仍處於3.7%低點,但平均時薪增幅環比略低於預期,對市場信心潑了盆冷水。
美國經濟諮商理事會(The Conference Board)昨日(8/28)公佈8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超越今年2月前波高點創下18年來新高,包括沃爾瑪(Walmart)、塔吉特(Target)等零售商都公佈了優異的第二季財報;與此同時,美國經濟當下仍處於復甦狀態,第二季的經濟增長速度為2014年以來最快。
但是,就在消費者信心如此強勁、一片欣欣向榮的景況下,摩根史坦利財富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Wealth Management)卻開始告知其客戶,應考慮自非必需消費品類股獲利出場。
近半個月來國際上最受關注的焦點,莫過於正在進行中的中美貿易戰和世界盃足球賽了。世足賽目前已進入高潮的四強賽,而貿易戰也在上週五(7/6)美國對中國輸美的818項、價值約360億美元的商品加徵關稅後,正式宣告開打。
不說還真不知道,這兩件看似不相干的事情,實際上卻也隱含著某種關聯?據英國Pound Sterling Live的這篇報導指出,美銀美林(BofA Merrill Lynch)的分析師發現,由於世足賽的關係,近期全球外匯市場的交易量低迷,並且意味著市場可能對於貿易戰的風險尚感安適。不過,由於世足賽期間外匯市場交易量可能最多下降達30%,一旦賽後市場開始回神,貿易戰這類重大事件的影響力逐漸發酵,未來匯率走勢恐將出現重大波動。
時間過得很快,今年已經走了一半。回顧上半年,金融市場相較去年震盪加大,歷經元月股災的衝擊、新興市場撤資潮、全球貿易戰的威脅等等,不知道各位投資朋友們在今年的上半場是否都有繫好安全帶呢?所幸,今年以來美國總算是持盈保泰的穩住了全球股市大局,也暫時讓歷時數年的多頭氣氛稍稍得以延續下去。
在正式步入下半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我們整理了一些標竿投資機構對下半年度的預測與展望,希望對各位朋友下半年的投資規劃有所助益。
身為投資人的你,若一間公司業績或未來展望不如預期,宣布買回庫藏股或加重發放股利,會讓你回心轉意擁抱他們的股票嗎?這可能是昨晚發生在蘋果(Apple, Inc.)股價上的情況。
美國昨晚公佈3月份PCE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升至2%,作為聯準會(Fed)首選的通膨指標,昨晚此數據首次觸及2%的關卡,這也是自2012年4月以來最大的年度漲幅,並進一步加強了6月份升息的預期。不過,這樣的數據其實與多數市場分析師預期相符,美國各天期公債殖利率倒沒多大變動,但對於利率相當敏感的科技股,可就有重大影響。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唱的搞笑相聲,讓美元七上八下。前陣子才傾向弱勢美元的川普,看著公債殖利率跳高便腳底發麻,轉而歌頌強勢美元,由於弱勢與強勢美元對美國各有利弊,難怪雙子座的川普會拿不定主意,也搞得金融市場精神分裂。重點是法人對這種情況如何因應解讀。
儘管美國三大股指2017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收跌,但毋庸置疑的,全球風險性資產在去年可說超級大豐收。標普500指數(S&P500)創下2013年來最佳表現,那斯達克指數(NASDAQ)連漲六年,創1980年以來最長連漲年數。不止美股,新興市場股市整體也繳出漂亮的成績單,真的是什麼都漲,什麼都不奇怪,2017年可以說是連猴子射飛鏢都會賺錢的年份,看到有些投資單位還在沾沾自喜去年有多準,績效有多好,老實說對於這種打順風球的動作,心中只能無言以對。
(圖一)為各類資產指數ETF去年一整年的報酬表現(美元計價),真的是什麽都漲、什麼都不奇怪,而以股市資產來說,新興市場無疑是最為亮眼的族群,原因則要看往圖一的右邊:美元指數在聯準會(Fed)去年連三次升息以及宣布縮表的情況下還可以如此疲弱,並創下2003年以來最差年度表現,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是走低的情形,這在過去歷史經驗中相當罕見。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19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 | 法律顧問:顏鳳君律師事務所 |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