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末一則新聞這樣寫著:根據基金流向機構(EPFR Global)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15當周,高收益債基金遭投資人贖回51億美元,為2014年8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市場波動以來最大單周撤離紀錄。累計今年迄今,已有超過80億美元從高收益企業債基金流出,此數據亦為今年3月以來之最,且是1992年有紀錄以來的第四大量。
上週末一則新聞這樣寫著:根據基金流向機構(EPFR Global)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15當周,高收益債基金遭投資人贖回51億美元,為2014年8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市場波動以來最大單周撤離紀錄。累計今年迄今,已有超過80億美元從高收益企業債基金流出,此數據亦為今年3月以來之最,且是1992年有紀錄以來的第四大量。
美國稅改版本參、眾兩院不同調,進度一波三折,致使昨晚全球股市跌多漲少。美股道瓊工業指數(INDU)一度大跌200點,其中科技股是拖累元凶,費城半導體指數(SOX)跌幅最重。不過,觀察費城半導體指數的法人籌碼與能量潮(OBV)都沒有太大的異狀,而昨晚的2%跌幅,在過去一個月已累積了一成漲幅的條件下,看起來只是獲利了結的賣壓而已,無需大作文章。
上週13號黑色星期五,金融市場卻是皆大歡喜的格局。美股三大指數盤中一度創下歷史新高、那斯達克指數(NASDAQ)收盤則創下歷史新高;各界關心的9月份通膨數據又不如預期,中長天期公債因而表現亮眼,黃金衝上1300大關,成長型與防禦型類股也沒有你死我活齊同上漲;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創下2004年新高並突破100大關,近期衰尾的美元也因此跌幅收斂回復平盤;另外,油價上週周線漲幅超過4%,為一個月以來首見,真的是什麼都漲,什麼都不奇怪。
美國聯準會(Fed)上週決議漸進式縮表,今年底還有可能再升息一次,幅度與頻率都與市場預測差距不大,因此並未掀起太大的波瀾。不過,由於緊縮已是既成的事實,對已經不太便宜的股市或多或少將產生些許副作用,行情倚賴資金多過基本面的新興市場,「誰在裸泳」的檢驗已悄悄展開。
亞洲盤的台灣股市與香港國企股的亮麗表現,聞不出昨晚美國小型股落魄依舊、能源股破底以及科技股交投清淡的格局。新聞報導還說,週一(8/21)是美國近一個世紀以來首度出現日全蝕,美股期貨交易量也在日全蝕出現的兩小時期間驟減,顯示不少人離開辦公室,外出觀賞這個天文奇景。不過,重點是昨晚並無重要經濟數據出爐,再加上第二季財報已接近尾聲,未來又有全球央行年會以及美國財政懸崖等不確定因素,誰想在這時大幅加碼市場呢?
市場出現兩大利空讓美股重挫,一個是西班牙發生恐怖攻擊;另一個是市場盛傳川普(Donald Trump)經濟重點倚賴人物:柯恩(Gary Cohn)有意辭職,引發市場震撼。如果要說利空影響的程度,後者的情況可能比較嚴峻。儘管白宮出面否認柯恩求去的傳言,但市場還是相當憂慮,加上上週末維吉尼亞州流血衝突事件後,川普堅稱反種族主義者和白人至上主義者都有錯,企業高層憤慨不平,接連請辭川普的商務顧問委員會,川普一怒之下解散兩個委員會,政策團隊面臨解體,由於川普到現在還沒有一個像樣的政績,落實稅改和其他經濟改革承諾在團隊分崩離析下已難上加難,憑添美股再攀高的變數。
昨晚全球股市在大漲後回歸平靜,今早亞洲股市表現也令投資人睡翻,接下來就等稍後即將公佈的美國金融股財報。昨晚美國金融股表現居十大類股之冠,與其說是投資人期待其財報亮眼,倒不如是因為美國各天期公債殖利率又轉而上漲所致,不過前天晚上聯準會(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不是「鴿」聲嘹亮嗎?然而「鷹」姿煥發的另有其人,那就是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
聯準會(Fed)開完會後的一週,全球金融市場並沒有受到過於鷹派的聲明箝制,不過,這或許是各類投資人分開解讀的結果。由於債市投資人還是不看好長期通膨,20年期公債指數ETF(TLT)上週表現持續一枝獨秀,強壓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這兩種風險性債券資產。
聯準會(Fed)開完會後的一週,全球金融市場並沒有受到過於鷹派的聲明箝制,這或許是各類投資人分開解讀的結果。(圖一)為上週全球各類資產的報酬表現,就算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副主席費雪(Stanley Fischer)和「第三號人物」:紐約聯儲主席杜德利(William Dudley)都認為,不必過分擔心通膨不佳的短期現象,傾向今年還要再升息一次,然而債市投資人還是相當不看好長期通膨,20年期公債指數ETF(TLT)上週表現持續一枝獨秀,強壓高收益債與新興市場債這兩種風險性債券資產。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20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