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2/15)美國股市因為美中貿易戰傳出正面消息上漲,自2017年11月初以來,道瓊工業指數(DJIA)首次出現連續八週上漲,那斯達克指數(Nasdaq)也是連續第八週上漲,標普500指數(S&P500)則是在八週內有七週上漲。事實上,今年以來美股表現良好,上述三大指數與羅素2000指數(RUT)迄今均有逼近或超越兩位數的漲幅,除了因為美國經濟表現仍佳、企業獲利仍維持正值等基本面因素外,以下六點也是支持美股動能不墜的因素。
上週是美國期中選舉前最後一週,上週五(11/2)美國股市雖然最終收低,但週線仍處收紅:標普500指數(S&P500)上週累計上漲2.42%、道瓊工業指數(DJIA)累計上漲2.35%、那斯達克指數(Nasdaq)累計上漲2.65%,先前跌幅最大的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和道瓊運輸指數(Dow Jones Transportation Average)也分別累計上漲了4.32%和4.02%。
時序入秋,今年已步入10月,就像9月通常是美國股市一整年中表現最差的一個月一樣,在美股歷史經驗中,10月也有些特殊意義,因為記憶可及的金融危機就有兩次都發生在10月份(分別是1987年和2008年)。不過,拋開純屬印象的觀感不論,其實10月在美股歷史統計上也真的是波動率最高的一個月份。
9月通常是美國股市一整年中表現最差的一個月,根據「股票交易員年鑑(Stock Trader’s Almanac)」的資料,包括道瓊指數(DJI)、標普500指數(S&P500)、那斯達克指數(Nasdaq)、羅素1000指數(Russell 1000)以及羅素2000指數(Russell 2000)等美股主要指數,在9月平均表現都不甚佳,加上最近又有貿易戰、聯準會(Fed)下半年升息準備、11月美國期中選舉,以及美股創下最長牛市紀錄後的警覺氛圍等干擾因素(相關內容可參考鉅亨網此則報導),讓美股9月的不確定性又多添了些柴火。
除了美國小型股在日前已創下新高之外,美國主要指數的漲跌量能線(上漲量能減去下跌量能的累計)也已紛紛越過前高,此舉有助拉抬其他美股指數跟進小型股進行創新高的動作。如果以多數市場的元月股災低點(2/8)起算,全球股市即便經歷貿易戰、地緣政治紛擾、美國公債殖利率走高、美元走強的情況下,表現最好的還是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S&P500)報酬為近6%,創新高的小型股更不用說,美國小型股代表的羅素2000指數漲幅更逾一成(11.62%)。
昨晚原本牛氣沖天的美國股市,忽然在尾盤來一記「翻臉如翻書」的戲碼,美股當日漲幅化為烏有,其中代表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先行在盤中走弱,終場跌幅竟逾1%,主要是「通俄門」與美國政府關門傳言又再度攪局金融市場。本站曾經提過,部分市場的創高,有些是靠著夾帶著散戶籌碼的能量潮(OBV)所推升,法人籌碼的高點則還停留在去年,儘管這並非不會漲的徵兆,但卻是波動加大的跡象。
又是一個什麼都漲、什麼都不奇怪的日子。法人烏賊戰術即日展開。
昨晚新興市場股市氣氛大振,由法人籌碼與能量潮(OBV)表現最為健康的國企股帶動,加上美國媒體援引墨西哥商業代表稱,在電信、能源和電商三大領域,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談判接近達成協議,消息一出使墨西哥披索兌美元大幅攀升,墨西哥指數ETF(EWW)一吐之前怨氣收高逾2%,法人籌碼亦見回流,相較巴西(EWZ)表現更為亮眼,EWZ反而在午盤之後遭致獲利了結賣壓,收盤留下長長的上影線。
上週五(11/3)美國公佈10月份非農新增就業數據達26.1萬,平均時薪環比增長為0%,雙雙不及市場預期,不過失業率降至4.1%,倒是優於市場預期。這樣憂喜參半的非農就業數據,剛開始是使美元下挫的。不過,隨後公布的ISM非製造業PMI、耐久財訂單和工廠訂單等數據均優於預期,其中ISM非製造業PMI還創了12年多來的新高,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向好,美元聞訊自低檔反彈,2年期公債殖利率走高,黃金價格轉而受抑,新興市場資產壓力重現。
相信連假期間各位都已知悉美國上週五(10/6)公佈的9月份非農就業數據,儘管當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環比減少3.3萬人,不但是七年來首次負增長,而且遠遜於市場預期,不過從市場反應到聯準會(Fed)官員的表態卻都顯示,Fed將更有可能於今年12月升息,原因就是出在『薪資增長』。
日日牛團隊版權所有.Copyright © 2020 -365bulls- All Rights Reserved.聯絡我們